
上點眾小說APP
體驗流暢閱讀
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上一章老子從德的角度講述了大邦和小邦之間的相處之道,這一章老子則再次從道的作用方面闡明“道”的重要和可貴。
在以往的學(xué)習(xí)交流中,我們已經(jīng)了解“道”是宇宙運行的總則,盡管它呈現(xiàn)出“希、夷、微”的狀態(tài),但并非深晦莫測,它是天地萬物自有且永恒存在的內(nèi)在規(guī)律,對整個人類社會運行發(fā)展具有潛在的指導(dǎo)意義。因此老子在本章開頭便指出:“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崩献影选暗馈狈Q作天地萬物間最高的奧秘,“奧”一方面顯示出“道”的神秘莫測,另一方面則是隱藏,含有庇蔭的意思?!暗馈碧N藏于萬物,主宰萬物,庇蔭萬物,容保萬物,它既是創(chuàng)生萬物的根源,也是推動萬物造化的動力源,同時也是萬物之理和萬物之序的設(shè)定者,萬物非道不能生,非道不能成。況且,大道本身不是單向性的,它的本質(zhì)是矛盾雙方的相互對立統(tǒng)一,有無相生,難易相成,善惡相伴,美丑相形,任何事物都同時伴隨著對立面或向?qū)α⒚孓D(zhuǎn)化,這是大道的豐富性、立體性的體現(xiàn)。所以,君王治理天下,也是同樣的道理,非道不能正,非道不能久。而且,萬事萬物在“道”看來并沒有所謂的善惡之分,并因其“惟道是從”、循道而為,又都會得到“道”的保護,故而,道是“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