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點眾小說APP
體驗流暢閱讀
第20章
野兔別說逃了,能動彈一下,都算是野兔有本事。
當然,陷阱本身不是關鍵。
關鍵是陷阱要放在野兔平時出沒的地段。
野兔雖然精靈腳滑,但卻是一根筋,喜歡走一條路。
只要把陷阱放置在野兔的必經(jīng)之路上,野兔就會經(jīng)常往陷阱里鉆。
楊野提著柴刀,走入一片灌木叢中,砍了一些手指粗細的藤條,準備編一個網(wǎng)兜。
對于楊野來說,編個網(wǎng)兜陷阱不是難事。
他花了半個小時時間,就編好了一張?zhí)贄l組成的粗網(wǎng)兜。
網(wǎng)兜的口子只有女人拳頭大小,用活結(jié)撐開,與活結(jié)相連了三根細長的藤條,得掛在幾棵樹之間,作為固定支撐。
楊野尚不清楚,哪些地方野兔出沒頻繁,便優(yōu)先找了三棵間距合適的大樹,將網(wǎng)兜掛了上去。
如果野兔長期沒有上套,那就得換位置。
留下記號后,楊野繼續(xù)往林子深處走,他現(xiàn)在手里只有一把柴刀,也不敢走得太深,怕遇到一些難對付的野獸。
比如豹子之類的。
牛尾山上,狼也有,但通常不會出現(xiàn)在山林外圍,畢竟野獸的活動范圍內(nèi),需要有大量的食物才能維系它們生存。
楊野想到了王麻子的話,那個柳月茹不是掉了一個鐵夾子么?
估計應該是某種專門狩獵中、大型野物的捕獸夾。
這姑娘真是膽大,敢上牛尾山狩獵,不愧是柳金眼的女兒。
楊野心想,自己就往林子內(nèi)再走走看,要是能找到那個鐵夾子,興許能利用上來,捕個大一點的獵物之后,再把鐵夾子給人還回去。
大概走了一公里左右。
情況出現(xiàn)了。
楊野在一棵樹后停了下來,靜靜注視著前方的灌木叢。
里面有個碩大的身影,在樹林間晃動了幾下。
看到這一幕,楊野的心臟加速跳動起來。
他知道,遇到了一個大家伙,體型相當不小,目測有個幾百斤,似乎正在啃著草葉,似乎是個食草的動物。
為了不打草驚蛇,楊野借著周圍樹木的掩護,躡手躡腳向前摸過去。
摸到距離那個動物大概五十米的位置,楊野停了下來。
山里的動物精明得很,他怕在走近一些,那東西就能察覺到他,因此他依然借著一棵樹,躲藏在樹干后,仔細觀察那是個什么動物。
樹蔭稀疏,陽光斑駁。
楊野隱約看到,那動物體型撞得像頭牛,頭上長著一對粗壯彎曲的大角,后背高高隆起像座小山,看樣子和牛羚很像。
據(jù)說這玩意兒是四不像的原型,又叫山驢子,別看是吃草的,脾氣卻暴躁得很,一對大角能把野豬頂翻。
手里只有彈弓和柴刀的楊野,自然不會犯傻,去招惹這個幾百斤的厲害家伙。
他盤算著,如果能弄死這么一頭山驢子,起碼能夠自己和妻子一個月吃穿不愁。
可奈何手里沒家伙啊!
要打山驢子,不說手里有槍,至少得有弓箭,甚至長矛。
怎么辦?
楊野盯著那頭山驢子,在林子里快活的吃著草,盯了足足二十分鐘,直到對方的身影消失在了灌木林。
“可惜了。”
楊野知道,山驢子十分罕見,難得能遇到。
尤其他現(xiàn)在這樣,沒有一條獵狗,打獵物除了根據(jù)經(jīng)驗去搜尋以外,更多是靠運氣。
今日與山驢子失之交臂的心情,跟太監(jiān)上青樓一樣,無能為力,無可奈何。
但楊野不是甘心與機會擦肩而過的人。
現(xiàn)在打不了山驢子不要緊,不妨礙他去摸清那頭山驢子的活動蹤跡。
等以后有了裝備,再來也行。
事不宜遲。
那頭山驢子離開了已經(jīng)有幾分鐘,往山林的西邊走了。
楊野小心追了過去。
他不敢追得太猛,怕追到了山驢子跟前。
不多時,看到林子里,隱約出現(xiàn)那個大家伙的身影后,楊野立馬放低了腳步,小心翼翼跟在后面。
楊野猜測是因為附近沒有天敵的緣故,那頭山驢子在山林間走得頗為清閑,時不時停下來,東嗅嗅花草,西啃啃樹葉,跟郊游一樣。
這玩意兒體型大,一般的豹子都不好下嘴,還真就養(yǎng)成了有恃無恐的性格。
楊野跟到現(xiàn)在,也摸不準山驢子到底是就住在附近,還是只是路過的。
因為他發(fā)現(xiàn),這貨對附近的環(huán)境十分好奇。
正常情況來說,山驢子有固定的覓食和排泄地點。
但這貨就像一時興起一樣,走著走著,忽然轉(zhuǎn)個彎,跑到山坡下,或者峭壁邊拉一泡,要么就是發(fā)半天呆。
不過當楊野看到山驢子用蹄子剮蹭路過的樹木后,便確定這家伙應該是在留下氣味記號。
山驢子的蹄子,能分泌特殊的氣味,幫助其標記領地。
發(fā)現(xiàn)這個情況后,楊野心中十分興奮,決定記下這附近的環(huán)境,等有了家伙,就來找這頭山驢子的麻煩。
不過周圍都是林子,沒有特別突出的地貌。
楊野為了保證萬無一失,決定再跟著野驢子走一段路。
皇天不負有心人。
楊野跟著優(yōu)哉游哉的山驢子,在山里優(yōu)哉游哉逛了一陣,不知不覺跟著來到了一處山泉。
泉水叮咚作響,從坡上流下,匯聚成一灘青綠的潭水。
那頭山驢子似乎逛累了,就停在水潭前,低頭咕嚕咕嚕喝著山泉水。
楊野看了眼天色,見日頭高照,便掏出了饅頭。
一邊吃著碼頭,一邊默默記下了這個山泉。
在沒有獵狗之前,他會強逼自己去記山里一些顯眼的地貌,以免在山中迷路。
一塊饅頭很快吃完,準備取出第二個饅頭時,正在喝水的山驢子,忽然哞叫了一聲。
楊野一聽,立馬循聲看去。
看到山泉邊上,那頭山驢子不知抽了什么風,忽然原地蹦跶了兩下,粗壯的兩條后蹄,猛踏了幾下地面。
前蹄也跟著蹦跶到了水潭里,撿起了“嘩啦”的水花。
有情況?
楊野立馬收好饅頭,想仔細觀察發(fā)生了什么。
可剛一抬頭,就看到那山驢子又猛地從水潭里跳了出來,邁開四條腿,頭也不回地往林子深處,狂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