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點眾小說APP
體驗流暢閱讀
后記
寫作這本書的念頭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
1985年我去美國丹佛大學社會學系讀書。該系給了我讀博士的獎學金,但我只讀了一年半,湊夠了獲碩士的學分,就無意繼續(xù)讀下去了。因為走前一種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就在心底沖撞,只是因為辦成出國實在不容易,我才終止了創(chuàng)作,以35歲的高齡做起了留學生。一年半后這種欲望愈加強烈,當學生學業(yè)太忙無暇寫作,搞研究又找不到資助,我便下決心回國寫作。導師勸我留下攻讀博士,因為他們以為培養(yǎng)了一個博士才是造就了一個人才,一個碩士只是半成品。親友們也向我圍攻。我還記得我向最后一個勸我留下的親友做出的解釋。那是在洛杉磯堂弟的臥室兼工作間中,我旅游至他讀書的城市,他在該地學習美術。每晚我臥坐床榻,他邊作畫邊與我談天,他再三勸我留下。最后我說:“我現(xiàn)在感覺自己能創(chuàng)做出很精彩的東西,你是學藝術的,你最應該理解這種感覺與沖動的寶貴和難得。一個畫家怎么能夠在渴望創(chuàng)作時被強求臨摹呢?”他聽后默然無語。我想我當時的心情,很多留學生都不同程度地經(jīng)驗過,只是我更堅持自己的興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