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點眾小說APP
體驗流暢閱讀
第16章
凌晨三點二十,一輛獵豹通過青州收費站,朝著濟南方向逐漸遠去。
當時濟青段雖然已經(jīng)開通,但那時的長途運輸,大多還以國道為主,所以高速上車輛并不多。
跟隨周伶的是我和建新哥。
其實主要是我,畢竟長海叔拉我入伙,就是希望我多學點知識,好提高團隊實力。
所以我可不能跟建新似的,一鉆進車里就睡大覺,逮空摸空我就得學習,就得進步!
于是,上高速后我便笑嘻嘻對周伶說:“伶姐,困不?”
“干嘛?”
“嘿嘿,要是不困,給我講講行里的事兒唄?”
“呵~”她側(cè)頭瞄了我一眼,“那我要是困了呢?”
“?。磕歉弥v了,說話能提神兒??!”
周伶抿嘴一笑,俏皮的甩了個白眼:“點顆煙!”
“好嘞!”我連忙抽出支煙塞進她嘴里。
點燃后,她淺淺吸了一口問:“你想聽什么?”
“聽啥都行,你講的我都愛聽!”其實主要是我一時半會沒想好要問啥。
“嗯......那就給你講講碼頭吧!”
“碼頭?”
“對!”她點頭,“畢竟你們是飄船的,不熟悉碼頭,很容易碰上麻煩?!?/p>
飄船說的就是我們這種,靠買點干活,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沒有固定活動范圍的小團伙。
對應(yīng)的,碼頭即指各個地區(qū)或某個領(lǐng)域,一些較大的勢力、團隊或是知名的人。
之所以叫碼頭,是因為包括我們在內(nèi)的所有偏門行業(yè),都有個共同的稱呼。
這個稱呼,就是“江湖”。
有江湖,自然就會有碼頭,然后才有五花八門的規(guī)矩和形形色色的人物。
時至今日,也不僅是偏門行業(yè),基本上各行各業(yè)里,都存在拜碼頭的說法。
那天路上,周伶和我講了不少,基本都是當時行里數(shù)得上的人物,有一些后來曾接觸過,有一些則至今為止,都是只聞其名,未曾謀面。
簡單說一下吧。
當年行里最牛的一號,大家應(yīng)該都聽過,就是姚師爺。
這個人確實牛逼。
傳聞他觀星玩盤的功夫,甚至比肩古代地師,所以他倒出來的東西,向來都是行里的搶手貨。
姚師爺勢力也大。
幾年后我曾聽人說過,說姚師爺巔峰時期,手下每天晚上干活的人,加起來足有二百多號!
這什么概念?
咱就往多了數(shù),每組按二十人算,那也是少說十隊人,這么一來,只要點子足夠,他一晚上就能同時干十個!
這也是他能在短短一年內(nèi),就作案200多次的原因,用現(xiàn)在流行的話講,這個人,就是絕對意義上的行業(yè)T0。
姚師爺是內(nèi)蒙的,基本上,赤峰通遼再加上遼西地區(qū),算是他的地頭。
這也是周伶要去赤峰找土工的原因。
因為土工這一塊,內(nèi)蒙和河北的人是最厲害的,她之前就是打算去拜姚師爺?shù)拇a頭。
當然了,姚師爺本人是全國各地都跑的。
換句話說,他也飄船,只不過人家是有碼頭的大船。
除了姚師爺,其它一些地方也有大碼頭。
河南首屈一指的是宋氏兄弟,大本營在洛陽。
這伙人也不弱,而且就碼頭背景這方面來說,宋氏兄弟應(yīng)該算第一,原因大家都懂。
西北是孟老大,主要活動在陜甘一代。
這人早年有傳承,但后來發(fā)展成了行業(yè)壟斷,所以到他的地頭上,不需要拜碼頭,因為你無論倒出什么東西,都得低價賣給他。
河北地區(qū)最硬的碼頭姓田。
但周伶說這人雖然靠盜墓發(fā)家,卻不算是純干盜墓的,有“那個”性質(zhì),而且還不是一般的那個,以至于天南海北,各地的那個,見了他都得給幾分面子......
山西是侯老大,和河北情況類似,也屬于那個,不過勢力稍弱。
東北不用周伶說,長海叔講過,姓吳。
但這人跟上邊那些不能比,算不上大碼頭,也代表不了整個東北,前幾年才進去。
所以如果哪條小船飄到了東北,也不會拜他的碼頭,不是因為他好欺負,是因為找他遠不如找那個的人管用,我想這也是吳某沒成大碼頭的原因。
這基本就是北方的情況。
注意,這里說的是北方,而非北派。
一方面是宋氏兄弟、侯老大、吳某這些人算不上北派,屬于做大的野路子。
另一方面,好些正統(tǒng)的北派大手,基本也是飄船,只不過到了碼頭不用拜,通個氣兒就會給面子。
至于南方,論名氣是廣東焦家。
焦家是正統(tǒng)南派,手上有家傳絕學,算南北方唯一一份,靠技術(shù)擁有自己碼頭的。
而要論實力,周伶說南方最牛的,是兩湖秦姐。
湖南湖北包括黔貴的部分地區(qū),都是她的活動范圍。
周伶告訴我,這人很懂韜光養(yǎng)晦,因為如果她想,她是完全可以往田老大那個方向發(fā)展的,但她偏偏沒有,仍然干老本行,以至于不是行里人基本不知道她。
而且周伶說這人年紀不大,和她差不了太多。
后來我才知道,秦姐其實不姓秦。
稱她秦姐,是因為她名字里有個“琴”字,但由于她太過低調(diào),以至于很多人誤以為她姓秦。
此外南方的大碼頭還有江西幫、四川幫以及沿海幫。
沿海幫說的不是一股勢力,是從浙江到廣西,靠沿海的好多個中型碼頭,因為南方除了搞水洞子,更多的是搞沉船,沉船都在海里,沒什么具體范圍,這么一來,就很難形成大的區(qū)域性碼頭。
說白了,我從山東搞條船,也可以劃到你浙江的海域干活,完后我再劃回山東出貨。
海上碰到的概率就是零,這你還怎么管?
另外這些各種幫都不算正統(tǒng)。
這主要是因為南方比北方更注重傳統(tǒng),好些大支鍋也都是飄船,對發(fā)展碼頭沒什么欲望。
相比于其他地方,山東江蘇安徽這一片的情況是沒有大碼頭。
原因是土地太貧瘠。
早在民國時期,這個區(qū)域,就被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的軍閥們干的差不多了。
雖說大墓也有,但要么是深埋地下無人知曉,要么就是被上頭插了牌子。
同樣沒有碼頭的,還有蒙西疆藏這些區(qū)域,原因和海上撈沉船類似,地面太大......
這一說就是一個多小時。
除了各地大碼頭,周伶還講了不少中型碼頭、業(yè)內(nèi)高手以及各種匪夷所思的盜墓絕學。
當時真把我聽的心馳神往。
心里想著,自己什么時候,也能學會這些本領(lǐng),也能擁有自己的碼頭......
不不,還是不要碼頭。
聽了周伶說的,我大概能明白,什么特么的碼頭?說白了就是那個!
只不過是干盜墓的那個!
那個都沒好下場,無非是死、跑、進,以及先進再死!
這一點東北人是最懂的。
宋某牛不牛逼?
可牛逼的下場,就特么是一顆黑棗兒釘墻上!
所以我不想發(fā)展什么碼頭,我能做條不算太大的船就行。
飄到哪,就在哪挖點小東西,發(fā)點小財......
......
“伶姐,那你們江西除了江西幫,有沒有什么高手?。俊?/p>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問到這話時,周伶神色似乎有些不太一樣。
她深吸口氣道:“論技術(shù),現(xiàn)如今江西最厲害的,應(yīng)該是‘九江龍’了?!?/p>
“九江龍?”我重復了一遍,感覺這個綽號挺霸氣。
周伶點頭道:“對,姓蔣,叫......”
話一頓,她忽然皺起眉頭,看著倒車鏡問:“平川,后邊那輛吉普,跟我們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