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點眾小說APP
體驗流暢閱讀
第7章
朱元璋說到后面,明顯脾氣也是上來,有些上頭。
知縣等其他各級官員,每年發(fā)放的俸米,可都是他自己經(jīng)過精心計算后,才得出來的。
一個四五口人的普通家庭,大概一月消費是一兩到二兩銀子左右。
二兩銀子,其實過的就比較舒服了。
就算這個知縣,是有一大家口人。
朱元璋料想,自己算的這個俸祿絕對沒有問題。
按照他的意思,本來還要給的更少,經(jīng)過馬皇后的勸說,才是加了幾分。
但聽這里知縣話,卻是在說遠遠不夠?這怎么可能!
“不錯?!?/p>
“官員們正常的日常開銷,這個數(shù)字確實是足夠了?!?/p>
“而且的話,還綽綽有余。”
“能夠看出來,皇上確實是經(jīng)過仔細計算,算過生活成本。”
對于朱元璋的話,蘇白并沒有直接反駁,而是先點頭同意。
“不然呢??!敝煸奥牭竭@里,意識到蘇白還話里有話,反問起來,“日常開銷還不夠?難道說,還要供他們花天酒地不成?”
“當然不是,先聽我詳細說來?!?/p>
蘇白不急不緩開口道。
“一,說是九十石米的份額,但發(fā)放下來,可不完全是米?!?/p>
“咱們大明朝,收稅跟前朝一樣,都是收的實物?!?/p>
“也就是說,這家是農(nóng)民,收上來的稅就是農(nóng)作物?!?/p>
“要是漁夫,打魚的,那收上來的就是魚?!?/p>
“是什么類型的職業(yè),就收什么類型的稅。”
“這點不錯吧?”
“對?!敝鞓嗽谝慌月牭暮芨信d趣,搶先點頭道。
“這也就導致,府庫、國庫里面會積攢不少雜物?!?/p>
“像是藥材、布帛、調(diào)料......”
“這總不能夠一直積攢吧?就只能將其發(fā)給官員,抵俸祿用?!?/p>
“這叫‘折色俸’,一般的話,知縣一年俸米是90石,其中有30石左右,是折算成物資發(fā)放的?!?/p>
“那么問題就來了,糧食是硬通貨,人人都需要。官員想要變現(xiàn),將其變成銀子,直接就可以在市場賣掉,基本折損不了多少。”
“但上面所說,一些其他物資,可不是太好輕易變現(xiàn)的?!?/p>
“就只能夠低價賣出,甚至于到市場價的半價都有可能?!?/p>
“這樣一來,各級官員的工資,就完全沒有發(fā)的那么高了,這是其一?!?/p>
蘇白將這些話說出。
每個月,各地的市場之中,都會出現(xiàn)一些奇景。
很多官員領了俸米以及各種物資,甚至于還沒有脫下官服時候,就選擇去市場或者路邊擺攤叫賣。
這讓很多人叫苦連天。
其實,蘇白覺得這都算好的。
等到大明寶鈔,也就是紙幣正式發(fā)行的時候,就會迎來異??植赖耐ㄘ浥蛎?。
到時候,想要物資都不給你,只能夠領一堆花不了的紙幣回家......
“愛......咳咳?!?/p>
“宋先生,他說的可是真的?”
朱元璋歪頭,看向宋濂的位置。
“卻是如此?!?/p>
宋濂點點頭,頗有些不好意思。
傳統(tǒng)儒生,對于這種類似于“商”的行徑,頗為不齒。
沿街叫賣什么的,更是太過于丟人。
可他即便是再有文人風骨,也還是得吃飯的。
領了折色俸之后,得跟其他同行搶破頭,把這些東西在外面賣給他人。
他倆的對話,蘇白聽在耳里。
倒也沒有感覺到,有什么奇怪之處。
畢竟宋濂看起來,就是一副讀書人的樣子。
身上應該是有功名,當過官也是正常的。
“確實很不方便。”
“但......即便是這樣下來,折算的銀子,也能夠有個四十兩左右?!?/p>
“對于知縣來說,也完全足夠了吧?”朱元璋反問道。
他是覺得,就算折色俸的物資,變賣而成的銀子會少一些。
那應該也不至于,讓一個知縣過的拮據(jù),以至于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
朱元璋想想,剛剛聽到的“皇帝老兒給我這么點俸祿,我干這些活足夠?qū)Φ闷鹆恕?,就不由得怒從心起?/p>
“別急,還有呢?!?/p>
“要知道,知縣要養(yǎng)的,可不僅僅是自家人?!?/p>
“還有一些,幫助處理辦公事務的小吏或者叫做幕僚?!?/p>
“這些,可都是自己掏錢?!?/p>
“像師爺、差役、雜役、書吏......等等?!?/p>
“他們根本不在編制,是知縣招人輔助自己工作的。他們的俸祿,朝廷是不給予發(fā)放的,全都得是知縣掏錢。”
“少的話,也得招三人,多的話......七八人的都有?!?/p>
“若是加上他們的俸祿,那可就真的不夠了?!?/p>
“只吃朝廷給的俸祿,滿足日常的開銷,活下去都很是艱難?!?/p>
“這......好像是這樣?!敝鞓寺犞萑胨伎?。
畢竟一個縣這么大,知縣自己負責是不可能的。
而其他品級的官員,也都有自己事情。
知縣們普遍都會選擇雇人,他在書里面,看到其他朝代也都是如此。
“怎么不夠了?”
“要是他們都跟咱們當今皇上這樣,勤勉于政事,不用雇人,我看一個人忙活就足夠!”
朱元璋還是有些不服。
他本人完全是勞模,再枯燥的工作在他眼里都不是問題。
在后面把宰相給砍掉后,將工作量都承接了下來。
這是極其恐怖的工作量。
就連后面上來的朱棣,因為造反起家,一開始就想仿照朱元璋這樣行事,來增加自己的法理性。
但干了沒多久,就承受不住。
搞了個讓心腹大臣,入午門值文淵閣,幫忙處理政務的做法,也就是“內(nèi)閣”的前身。
而朱元璋自己本身如此,所以對待手下的標準,也是完全從自己這里出發(fā)。
嚴以律己,嚴已律人。
在他看來,不過是一縣之地的事情,自己完全能夠處理的了,根本不需要叫人幫忙。
“......”
“咱們皇上,那活脫脫一個工作狂?!?/p>
“要是人人都跟他一樣的話,那確實就不用雇人了?!?/p>
“可是這根本不可能!”
蘇白無奈的笑笑,想要舉一個例子出來。
不過,廢除宰相之后的例子不太好舉,朱棣都遭不住這就更不能說。
想了一下,便是想到一個絕佳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