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點眾小說APP
體驗流暢閱讀
2.張浚
張浚長于軍事,獲趙構重新起用后再次掌握軍權,為相以來先致力于剿滅流寇、鎮(zhèn)壓國內農民起義,到紹興六年初,國內形勢基本穩(wěn)定,不再有足以威脅朝廷的武裝力量,于是張浚上奏趙構,認為安內目的已達到,以后可轉而攘外,對金大舉出兵,收復失地。
趙構同意張浚意見,張浚遂按計劃調兵遣將,紹興六年一月,命韓世忠出淮東進攻京東東路,岳飛出襄陽直取中原。二月,韓世忠進圍淮陽軍,金軍與偽齊軍聯(lián)手對抗,韓世忠軍隊被迫撤回,但七八月間岳飛領兵揮師北上直搗伊洛,逼近重鎮(zhèn)西京洛陽,形勢大好。消息傳來朝野振奮,君臣同慶,張浚順勢請趙構于秋冬季移蹕建康,撫慰三軍鼓舞士氣,以求取得更大勝利,上疏道:“東南形勢,莫重建康,實為中興根本,且使人主居此,則北望中原,常懷憤惕,不敢自暇自逸。而臨安僻居一隅,內則易生安肆,外則不足以召遠近,系中原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