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點眾小說APP
體驗流暢閱讀
第16章
也先對明英宗朱盤禮起了殺心。
殊不知正隨了朱御的心愿。
這個世界的歷史產(chǎn)生了一些奇妙的變化。
甚至不同于原本的歷史,這是朱御來到這個世界后才感覺到的。
原本的英國公張輔應該死在了土木堡之變。
但是這個世界上的“土木堡之變”英國公張輔,這種平定安南,南征北戰(zhàn)的名將。
此時居然還活著,而且就負責鎮(zhèn)守大同府,他并沒有跟著那個糊涂皇帝。
也就是現(xiàn)在的太上皇去到土木堡那個地方!
此時的大同府。
英國公張輔。
已經(jīng)收到了京城傳來的命令。
張輔領著自己的兒子張定,望著這一道旨意,一時間長出了一口氣。
——新登基的皇帝,太上皇的弟弟,似乎跟太上皇不一樣。
明顯是一個至少現(xiàn)在看起來不瞎指揮的君主!
“父親,幸得太后決斷,我大明才不至于國破山河破碎??!”張定跟自己父親說道:“就眼前的情況來說,陛下已經(jīng)批準了我們的大同府自保抵御瓦剌可汗的大軍,而不是讓我們匆匆忙忙趕去京城勤王,雖然還是很擔心,但是我們卻也可以力拒瓦剌可汗想著從大同府攻破!”
張定跟隨自己父親張輔,也是南征北戰(zhàn)很多年了,所以對于軍情戰(zhàn)事,也很有自己的一套謀略,一開始他都不贊成自己父親的火速支援京城,父親是因為擔心京城被迫,新帝登基才定,那大明社稷必然危難!
那個時候的大明可就只能退守南方學那南宋偏安了。
所以定然不能如此,自己的父親考量是對的。
但是若水讓?;珊挂材孟铝舜笸?,從而可以東西分兵。
徹底占據(jù)整個北方,甚至席卷整個大明東北的話。
對于大明而言,無疑就步入到了北宋困局之中。
隨時隨地都要面臨東北方向的威脅。
也就是如那遼金可以隨時隨地的欺負宋朝。
因為喪失了整個東北方向,更何況現(xiàn)在的大明已經(jīng)遷都了。
可謂是天子守國門,比那北宋還要倒霉,讓北元占據(jù)整個大明東北。
那還得了?
恐怕北元就離重新建立大元復興前朝不遠了。
所以張定想得更遠,比自己的父親張輔,還要更為深思熟慮。
可是父親一切都是以京城為重。
正當這個時候,京城的新帝現(xiàn)如今的陛下景泰皇帝,卻也發(fā)出了旨意。
說是京城自有各地的勤王軍隊相助,而且圣旨里面,陛下還極其認真的說了一點——絕不遷都。
就算是死,也要死在這大明朝的紫禁城內(nèi)。
更是振奮了天下民心,還有整個紫禁城的民心。
這使得大同府的一眾將士守軍們,也都更加自信起來。
不就是一個小小的?;珊箚幔?/p>
當年永樂皇帝還在的時候。
大明可是沒少將他們給趕到更北方吃草去。
張輔望著手中這一份圣旨,也有些長吁短嘆的說道:“若是太上皇有他弟弟,如今這位陛下這般的信任我們這些真正帶兵打仗的將軍們,何至于此?真是我大明的恥辱呀,不過京城真的沒事嗎?可不能出現(xiàn)靖康之恥?。 ?/p>
張定搖頭說道:“不會的,已經(jīng)有好幾支勤王的軍隊到了,而且京城里來傳令的公公也說了,現(xiàn)在京城里由兵部尚書楊碌統(tǒng)戰(zhàn)指揮,楊碌的本事先帝在的時候都十分信任,更別提楊士奇大人他們?nèi)耍脖惶蠼o請了回來,此時的朝局大定,三楊可都是能人。”
“三楊老臣,這么多朝了,還是得他們呀!定兒說得沒錯,現(xiàn)在看起來,我們只是要專心于眼前的戰(zhàn)事就好,大同府的守軍我們將沿線長城關隘的守軍全部撤回到來了大同府一線布防,那?;珊诡I軍十萬人,看樣子來勢洶洶,但是我們是守城,他們是攻城!”
“對的父親,雖然我們這里才五萬人,可大同府一帶的防線城墻,可謂是墻高城堅,也不弱于京城,所以我們定能將兀化可汗給擋住在大同府外面,最好若是能徹底擊敗他的話,那率領瓦剌二十萬大軍的也先,也必然軍心大亂,這可是他一手扶持出來的大汗!”
“確實如此,也先他殺死了北元末代皇帝,為的就是扶持出一個可用的可汗,讓他能復興大元,也先借著?;珊沟拿x,統(tǒng)一整個北方草原瓦剌和韃靼,為的就是重建一個統(tǒng)一和他能掌握的北元政權(quán),為的可就是復興他夢中的大元朝!”
“是啊,父親若是?;珊惯@個小子栽在我們手里的話,那也先必然方寸大亂,他的復興前朝的夢想也就破滅了,甚至連他現(xiàn)在續(xù)命著北元也將徹底傾覆!畢竟真正的北元皇帝,可是被他殺死了,只是因為北元當時向我朝先帝臣服?!?/p>
“好,那就在大同府對付這個可汗好了!”
“父親,兒子這就叫一眾將軍們來?!?/p>
“好,火速去叫,早做準備,那?;珊挂惨搅?。”
......
就在大同府張輔父子要對上那?;珊沟臅r候。
也先也在趕往北京城的路上。
他是打著復興大元,還都中原的口號。
所以這一路上就是除了跟楊賢將軍斗外。
就是想方設法的快速進軍,只要不是擋在必經(jīng)之路上的城池。
甚至沿線的小城鎮(zhèn)他看都不看一眼的。
他的目標只有一個地方——北京城!
除了紫禁城他的眼底里沒有任何一個地方。
就是要打下北京城,這個曾經(jīng)的元大都。
只有這里,才是他想要的夢寐以求的地方。
他為了這一天等候了太久,也籌謀了太久。
整整幾十年的時間,他甚至不惜親手殺掉北元末帝孛兒只斤·兀良。
因為兀良不聽話,甚至向大明的明宣宗稱臣,表示愿意臣服。
這怎么可以?
朵顏三衛(wèi)已經(jīng)做了叛徒。
北元的皇帝,難不成要帶著瓦剌跟韃靼一起做草原的叛徒?
所以他殺了孛兒只斤·兀良!
扶持了兀良的旁系表侄做了北元的皇帝。
重新一統(tǒng)草原,整合瓦剌和韃靼兩部。
可惜那朵顏一部,鐵了心跟大明朝!
不然蒙古三部可都是為自己所用了!
想到這些也先卻也更為著急的向北京行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