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點眾小說APP
體驗流暢閱讀
第三章 血與火的歷史
選了個天朗氣清的好日子,鄧長河夫婦拿著兒媳給的旅游船票,登上了游覽漓江的游船。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的美景,被人們口口相傳已經(jīng)有千年了,雖然自小在漓江邊長大,但自從十七歲那年離開家鄉(xiāng),鄧長河已經(jīng)有幾十年沒有好好看看這條母親河的美麗面容了。幾十年的風云變幻,也早已讓這條河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變得是越來越美了。
一開始,鄧長河夫婦坐在客艙里,透過窗戶觀賞河邊美景,但這樣哪里盡興,鄧長河便要買票到觀景臺去。
“你自己去吧,我有些暈船,還是在下邊待著好?!敝芄鹣阏f。
鄧長河只好獨自上了觀景臺,站在臺上極目遠眺,與坐在客艙里看漓江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尤其是游船迎著八馬畫山駛去的時候,清風徐來,讓人有一種駛入畫中的奇妙感覺。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以這種方式游覽漓江對鄧長河來說還是第一次。鄧長河沉浸在美景中,卻禁不住陷入了對歷史的無限遐想。
桂林,這座以風景優(yōu)美和文化氣氛濃厚為世人所知的歷史名城,在幾千年的歷史里,其實也曾經(jīng)遭受過多次戰(zhàn)火的侵襲。
作為一個軍人,鄧長河自然是不會放過研究桂林當?shù)貧v史的機會,尤其是戰(zhàn)爭史。
最早發(fā)生在桂林的為世人所知的戰(zhàn)爭,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時期。
秦并六國后,秦始皇為開拓嶺南,統(tǒng)一中華,于公元前221年命屠睢率兵50萬,分5軍南征百粵。每軍要占領五嶺一個主要的隘道,而占領湘桂兩省邊境山嶺隘道的,就是其中的一個軍。
最初,秦國軍隊遭到當?shù)孛褡宓牡挚梗?年兵不能進,軍餉更是轉運困難。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監(jiān)御史祿掌管軍需供應,督率士兵、民夫在興安境內湘江與漓江之間修建一條人工運河,以運載糧餉。
后來,殘暴的屠睢被當?shù)匕傩账鶜?,秦始皇又派任囂與趙佗繼續(xù)進攻,直到公元前214年,靈渠終于修成,秦始皇迅速統(tǒng)一嶺南。
可以說,漓江在秦國統(tǒng)一天下的進程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她不僅哺育了當?shù)責o數(shù)的百姓,更是與中原交流的重要渠道。
千百年來,桂林這座歷史名城經(jīng)受住了風吹雨打的侵襲,而最慘烈的,便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桂林保衛(wèi)戰(zhàn)!
1944年,日軍在其海空主力被美軍消滅、海上交通線被切斷之后,開始實施“一號作戰(zhàn)計劃”,目的是建立從華北到越南的“大東亞交通線”,以支撐搖搖欲墜的侵略戰(zhàn)爭,并摧毀美軍在華中、華南的空軍基地,削弱美軍利用這些基地轟炸日本本土的能力。
基于此,日軍發(fā)動了“豫湘桂戰(zhàn)役”的大規(guī)模作戰(zhàn),連克河南、湖南,除了在湖南衡陽遭到了中央軍第10軍的頑強抵抗外,一路所向披靡。國民黨軍大部分潰不成軍,日軍近7個師團,15萬兵力,300多輛坦克,30余架飛機,大量重炮集結于桂林一線,準備進攻桂林。
桂林保衛(wèi)戰(zhàn)開始了!
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桂林城外的屏風山、貓兒山等四個據(jù)點發(fā)起進攻,駐守該地的桂軍700余官兵頑強抵抗。屏風山、貓兒山等陣地失守后,日軍開始直接進攻桂林城。
除了陸路,日軍還派登陸艇試圖從水路攻擊桂林。桂林守軍進行了異常頑強的抵抗,日軍曾經(jīng)27次沖入桂林市中心,都因為陷入巷戰(zhàn)的泥潭損失慘重而不得不撤出。
日軍曾經(jīng)想從漓江迂回進攻桂林,但是被桂軍準確的火力殺傷大半,地方民團敢死隊甚至將手榴彈綁在身上,劃著竹排去炸毀日軍的登陸艇,日軍僅僅在漓江上就付出了陣亡幾千人的代價。
在水上戰(zhàn)斗激烈的同時,城區(qū)巷戰(zhàn)也始終處于白熱化狀態(tài)。日軍第58師團師團長在日后的戰(zhàn)報中稱:“我?guī)焾F在桂林遭到了廣西當?shù)赝林溲b的頑強阻擊,這些土著武裝的裝備雖差,但是極為兇悍,至死決心甚濃,其勇猛為我軍遠遠不及,我軍士氣低落到極點......”
日軍下級軍官也有過這樣的記錄:“自小聽說桂林景色宜人,為世之罕見,但今日我軍遭到了自戰(zhàn)爭以來最兇猛的抵抗,城中到處都是槍聲,到處都是地雷,全城都在肉搏,我大隊900余人在戰(zhàn)役結束后僅剩70余人,且多為傷兵,在戰(zhàn)后從敵軍死尸上發(fā)現(xiàn)桂林之敵軍的武器竟然大多為我國40多年前已淘汰的火槍,如此簡陋的武器居然令我們遭受到如此巨大的傷亡,雖為敵人,但亦為之忠勇精神而感概。”
日軍見強攻傷亡巨大,竟傷心病狂地使用了大量的毒氣彈攻擊桂林各處守軍陣地,守軍中大多數(shù)沒有見過毒氣,不知道躲避,所以大量中毒死傷。其中800名桂軍士兵在七星巖抵抗日軍數(shù)日,日軍在損失了近千人后向七星巖內施放毒氣,七星巖內桂軍官兵大量中毒,日軍此時沖入其中,很多桂軍士兵用剩下的一點點力氣射擊日軍并同日軍肉搏,但終因中毒后力竭和彈盡糧絕而全部犧牲。
1944年11月10日,桂林城陷落,在桂林保衛(wèi)戰(zhàn)中,中華軍隊傷亡約9000人,日軍傷亡6000余人。
桂林保衛(wèi)戰(zhàn)之激烈,史稱最令日軍膽寒的一場戰(zhàn)役,因為桂軍始終沒有一名士兵在“清醒”的狀態(tài)下投降,就算在彈盡糧絕,身受重傷的情況下仍然抵抗到死,而且根據(jù)不少日本人的回憶錄,在參戰(zhàn)的廣西民團中,有不少還是滿頭白發(fā)的老人......
此時的鄧長河,已化身為一名導游,給在游船觀景臺上的游客們介紹起了桂林這座以風景優(yōu)美著稱的名城那并不為人們熟知的慘烈戰(zhàn)爭史。
游客們本來上觀景臺是看風景的,卻沒想到,被鄧長河令人動容的講解給吸引住了,幾十個人將他圍在了中間。
“老爺爺,您怎么知道那么多歷史???”人群中,一個與瑤瑤年紀相仿的小女孩奶聲奶氣地問到。
“呵呵,爺爺當了幾十年兵,哪能不知道這些呢!”鄧長河笑到。
“哇,那您一定是個老首長了?”一個年輕的小伙子說。
“老首長不敢當,你可以叫我老戰(zhàn)士,一名光榮退休了的革命老戰(zhàn)士!”鄧長和說。
“老戰(zhàn)士爺爺您好!我向您敬禮!”女孩說著向鄧長河敬了一個禮。
鄧長河趕緊還了她一個標準的軍禮,眾人見此情景,都會心地笑起來,鼓起了掌。
“老鄧,你也在這里??!”這時,人群中傳來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聲音,鄧長河趕緊向聲音的方向看去,
只見一個和他年紀相仿,一頭黑發(fā)的老年人笑瞇瞇地擠過人群向他走來,這副面孔似曾相識,但一時之間鄧長河又想不起來是在哪里見過。
“你是?”鄧長河問道。
“都說貴人多忘事,怎么,你這個老首長,哦,不對,你這個老戰(zhàn)士也變得健忘了?”那人笑到。
“什么健忘啊?我離老年癡呆還遠著呢,老王,你這話可不能亂說??!”鄧長河爽朗大笑到,他終于記起來了,來人正是空軍某空降旅的政委王志毅,九年前,在汶川,他們曾有過一面之緣。
“你終于記起來啦!”王志毅笑到,他的笑和鄧長河的笑風格迥異,是一種更為內斂沉穩(wěn)的笑,這也與他當了多年政委的經(jīng)歷有關。
“走,我們到下邊坐下來好好敘敘舊!”鄧長河說道,拉起了王志毅的手,兩個老戰(zhàn)士,一起微笑著向客艙走去。
而此時,倆人身后的夕陽,將整個江面映照出一片紅彤彤的絕美景象,夕陽晚照,這正是漓江一天中最美的時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