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點眾小說APP
體驗流暢閱讀
第19章:遭劫
劉詮有事,沒有與劉瓔一同回龍澤寺,讓已經(jīng)暗中盯梢多時的匪徒得到了機會,綁架了劉瓔和跟班小廝小雨。
兩個匪徒扛著兩個昏迷的小孩借著樹林草叢的掩護向湖邊跑去。
不是三個匪徒嗎?現(xiàn)在怎么只剩下兩個了呢?
另外一個劫匪是望風的,他是本村的內(nèi)鬼,是土匪的坐探,既然是本村人就怕被熟人認出來,那不是就露餡了嗎?所以他已經(jīng)悄然離開。
此時太陽即將落山,紅紅的日頭掛在西邊。村莊里炊煙裊裊升起,勞作一天的人們都回到家里準備晚飯了,村子里沒有了白日的喧囂回歸寧靜,偶爾的有一兩聲狗叫。
在遠離碼頭的湖邊有一片蘆葦蕩,那里藏著一條小船,是土匪從碼頭附近盜竊的隱藏于此處。
不長時間,兩個劫匪來到湖邊。此時的太陽已經(jīng)下山,天還沒有完全黑下來,天色有些陰暗。劫匪鬼鬼祟祟的四處查看,見周圍沒人,那邊碼頭上也只有幾個人影。光線暗了,已經(jīng)看不大清,整個村子都很安靜。
一個土匪要走出草叢去準備船只,可是被另一個拉一把住,他擺擺手,又指一指西邊太陽的方向,那意思就是等一等,等天色在黑一些。
太陽落山,天色變化很快,不長時間,稍遠處就看不清人和物了。村子里依然寂靜,這說明他們的綁架行動還沒有被人察覺,劉家人還不知道。劫匪也清楚,眼前的寧靜是短暫的。劉家不是普通人家,少爺失蹤定然會驚動全村,全村的人都會出動。到那時,如果他們還沒有逃到安全之處就很危險了。
他們立即行動,從蘆葦蕩中拖出小船。把兩個昏迷中的孩子扛上船,然后靜悄悄的撐動船篙,借著蘆葦?shù)难谧o離開岸邊向湖里駛?cè)ァ?/p>
小船要想逃往龍澤湖的深處,首先要避開前些天剛剛設(shè)置的木樁防線,這就需要把船撐到主航道上才能出去。對于湖里打了木樁的情況這兩個劫匪是知道的,他們也知道航道的大約方位就在碼頭的正前方。可是在主航道上水比較深,因而就沒有蘆葦?shù)人嬷参铮瑳]有了掩蔽物就容易暴露蹤跡。
這一排木樁防線到岸邊只有一百多步,如果沒有蘆葦蕩掩護很容易被岸上的人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小船就在這個范圍內(nèi)。對于劫匪來說,這是最危險的地段。既要尋求蘆葦掩護,又要從主航道出去,這是個矛盾的選擇,于是他們就沿著蘆葦蕩的邊沿行駛。
危險的局面使得他們很驚慌。既然叫做暗樁,水面上是看不到的。越急越出錯,慌亂之中,劫匪撐的小船一頭撞在了暗樁上。他們急于逃跑,使勁撐船,船速比較快,突然,船底一下子就沖到了木樁上,船只被木樁托起動彈不得。小船擱淺了,無論怎么使勁撐船也無法讓小船脫離。
情急之下一個劫匪下了船,這里的水深到腰部,他試圖在水中推動船只,怎奈一個人的力氣太小,船只晃動,但難于脫離。
水中的那個劫匪氣喘吁吁地說到:“快!你也下來,咱倆一起推,抬也要抬過去!不然咱倆就得死在這里!”
劫匪作惡卻把自己置于險地。
小的木船的確分量不大,在水鄉(xiāng)有時候不是能看到有人扛著一只小木船走路的情景嗎?眼下這個小船估計分量在幾百斤的等級上。另一方面暗樁在水下一尺左右,小船只需被抬起一部分,不必完全脫離水面,水的浮力終究還保持一些。所以兩個人就有可能把船抬過去。
此時兩個孩子還昏迷沉睡于小船之中。
生死關(guān)頭,劫匪也是拼了命了,經(jīng)過一番玩命的努力,小船終于越過了暗樁。累死累活的劫匪顧不得喘口氣,爬上船快速撐篙,向湖的深處逃去。
劫匪們終于長長地出了一口氣,他們脫離了險境。
形勢變化及其迅速,小船離開時間不長,劫匪們就聽到岸上傳來一片喧囂聲。有號角吹響,短促的“嗚嗚”聲打破了山村的寧靜,人喊狗吠的亂成一團。他們更是看到岸上多處晃動的燈籠火把。
碼頭是小村子的中心,也就成了村里人們集中之地,一霎時那里聚集了很多的火光,也隱約看到大小旗幟。很顯然,劉家發(fā)現(xiàn)了異常,大少爺失蹤!當然會驚動所有的人。剛剛散了的護莊隊又緊急召集起來,整個村莊都進入了特別緊張的狀態(tài)。
村莊碼頭上的混亂很快波及到水中的船上,已經(jīng)有人發(fā)現(xiàn)丟失了一艘小船,于是有人登上了船,于是火把燈籠也在船上晃動,船只很快動起來,沿著岸邊搜索。劫匪們?nèi)绻徊?,他們能否逃脫就不一定了?/p>
在碼頭上有??坑诖a頭的船,離碼頭不遠處也有不少停著的船,這些船只有本村的也有外來的。
了解碼頭的人都知道,船只不是都??吭诖a頭上的,這是因為碼頭的位置有限,只有裝卸作業(yè)的船只才靠在碼頭上,其他船只都在附近拋錨停船。
此時,由于包家寨的突然繁華,碼頭更是顯得小了,在附近停著不少的船,這其中就有兩艘外來的商船。
此時出現(xiàn)了異常情況,護莊隊的壯丁就駕駛著小船,對外來船只逐個登船檢查。因而碼頭上也是一片喧囂,岸上水中都是燈籠火把。
包家寨的北邊是湖,南面是山。不多時,山上的兩處隘口也有火把在晃動了?;鸢训暮x是響應(yīng)村里,表示已經(jīng)進入防御狀態(tài),崗哨已經(jīng)設(shè)立。
山里的農(nóng)家房屋都是依地勢而建,多數(shù)比較集中于村寨,也有散居于各處的。在隘口處也有農(nóng)戶,這樣的農(nóng)戶就被利用起來,使他們起到崗哨的作用。比如今天,山下的號角聲就喚醒了隘口處的農(nóng)戶。
。。。。。。
我們前面說過,龍澤湖是沼澤濕地類型的湖泊,不是洞庭湖、鄱陽湖、太湖等這一類湖泊,它們的形態(tài)環(huán)境是不一樣的。大家都知道在北方河北有一個白洋淀吧?那就是典型的濕地形態(tài)的湖泊,它沒有大面積的水面,水的深度普遍比較淺,也可以行船,但是航道曲曲彎彎的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行駛。
龍澤湖就是這樣的湖泊,但是由于南方雨量充沛,比北方水量大,深水區(qū)比較廣,可以行船的航道要寬闊,并且大一些的船只也可以行駛。但是彎彎曲曲的航道這個特征是固有的,相對普通湖泊來說地形就比較復雜,不熟悉的人就不容易行駛。為此湖水中也會有燈塔之類的標志,以引導過往船只。
船只航行于陌生水域往往會請熟悉本地航道的水手,現(xiàn)代術(shù)語叫導航員。在古代這種機制未必健全,外來的商船不熟悉地形,在夜間視線不好就會停船等待天明。
在另外一處小碼頭旁邊就停著這樣一艘商船,因為此處碼頭太小,它靠不上碼頭,只能停在附近。這艘船大約有500料,在內(nèi)河也算是大型船只了。
什么是“料”?
這是中國古代衡量船只大小的單位,其概念相當于現(xiàn)代里“排水量”。但是最初制定標準的時候“料”是造船使用的木料數(shù)量,使用了多少根木料就稱作多少料。后來經(jīng)過演化,單位“料”逐漸脫離木料數(shù)量,趨向于表示船只的載重量(浮力),也就相當于排水量的概念了。
還有很多細節(jié),過多的內(nèi)容我們就不講了,就說說這500料的船有多大就行了。
簡單地說排水量1噸大約相當于五、六料,為了簡潔可以用1噸等于5料來計算。
那么500料的船相當于排水量100噸。再直觀一些,這艘船大約二十米長。
這么大的船可以在近海航行,江河里也沒問題,這個特點正是它的優(yōu)勢。海上貿(mào)易船隊需要航海,也需要進入內(nèi)河,比它大的船當然是海運貨物的主力,可是沒有小船的靈活性。所以海上經(jīng)商的船隊需要大船,也不能缺了500料的小船。
眼前的這艘船就是屬于海上貿(mào)易船隊的。
此時因為他們不熟悉地形,湖水又普遍比較淺,為避免擱淺事故它夜間就停在這里。大船上可以放下小船(舢板)靠岸獲取水和食物寄養(yǎng),也可以買賣貨物。
船老大剛吃完飯,在他的倉里喝茶,準備睡覺。一個水手在門外說道:“廖老大睡了嗎?小的有事稟報?!?/p>
“哦,進來吧?!?/p>
進來的是個小個子水手,在昏暗的燭光下看不清,只能看出他黑瘦矮小。
“稟報老大,遠處來了一條小船,起初很快,隨后又停下來一會,現(xiàn)在調(diào)轉(zhuǎn)船頭又走了。小的覺得它行蹤奇怪,特來稟報。不會是沖我們來的吧?”
“老大”就是對船長的稱呼。
廖老大一下子就站起來了,說:“走,帶我去看看!”
已經(jīng)是夜間了,如果能看到小船只能是一百米以內(nèi),當然小船上的人看到大船可以更遠一些。他們互相觀察還有個差距,常年在大海上航行的人視力會更好,也能更適應(yīng)夜間觀察,因為他們每天都在四處瞭望。
在水手指引下船老大看到了正在逃走的小船。
劫匪的小船為何掉頭而不是繞個彎過去呢?這是濕地湖特征所限。沼澤性的湖泊里航道都不寬,就類似于陸地上的馬路。劫匪如果想從此地通過,就只能從大船的近旁過去,像是馬路上錯車,不可能離開太遠。劫匪們心中有鬼,船上還有兩個昏迷的小孩呢?在大船旁邊經(jīng)過的確有暴露的危險。大船上的人居高臨下,只要有人看一眼,小船上是沒什么可以隱藏的。這就是劫匪調(diào)轉(zhuǎn)船頭的原因:怕露餡。
未完待續(xù)。
——第19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