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點眾小說APP
體驗流暢閱讀
第7章:虎蹲炮
劉家兄弟按照父親的叮囑開始籌備家族的避難所。元,至正20年2月中旬,劉家老二劉誠、老三劉詮和總管劉義啟程去包家寨探查,為家族準備避難地。他們帶上4名護院家丁和一名廚師,雇用了兩艘中型船只。一艘船乘坐,另一艘船上裝了糧食、食品、爐灶炊具、行李等雜物。
民以食為天,劉家這么一大家子人住進一個小山村,吃飯問題是首先要考慮的。此外,在亂世中最珍貴的就是糧食,形勢嚴峻的時候,有銀子也買不來糧食,所以他們就帶來一船糧食,還帶上廚師和全套的炊具,別的不說,首先要讓全家人有飯吃。
此時是亂世,匪盜多如牛毛,他們人手少,為了安全帶上一門炮,這是劉詮的主意。
今天劉詮是短打扮,沒有穿長袍,還扎著腰帶,一副武人的形象。他說:“水上遇到危險就是水匪,他們打仗最拿手的就是跳幫血拼,也就是船只靠近,跳過船幫登上我們的船。我們算上廚師只有8個人,人數(shù)太少了,萬一遇上危險就難于應付。而火炮是水上作戰(zhàn)的利器,一般的山賊水匪都不會有炮。不管炮打得準不準,大炮一響就能嚇跑他們?!?/p>
大家手里都帶有武器,有弓箭長矛也有大砍刀,還有盾牌,連劉誠的腰里也掛著一把劍。劉誠只是個書生,平時舞刀弄劍的也是練練身體,花架子把式而已。
既然帶著火炮就要選用比較大的船只,他們雇傭的船不算太大,可也是小河里最大的船了。劉家所在的青田縣并沒有大江大河,都是小溪小河流,可是由于江浙一帶多雨水,縱然是小的河流水量依然充沛,如果是北方的小河就只能通行小舢板了。
這種船可以裝貨也可以載客,船上有客艙,吃飯休息都沒問題。客艙的后面船尾部有個駕駛艙,高高的,其高度遠高于前部,這是行船的技術需要。道理很簡單,船只的駕駛員需要視野開闊,以避免觸礁擱淺等事故。駕駛艙必須在船尾,因為船舵在那里,為了操舵機構簡單可靠,操舵的位置就在船尾,這是船尾艙室建筑最高的原因。這兩艘船都是同樣的規(guī)制。他們帶來的虎蹲炮體型小,重量輕,可以安裝于船的前部或中部。
每條船上都有一個船老大和兩名船工,這是江河行船的需要。小河道狹窄,不能使用風帆,動力靠水流和撐篙,逆水時靠拉纖。船上的兩個船工就是撐篙的,在船的兩側都有一尺寬的通道就是船工撐篙行走的。在江河需要拉纖的路段,都有專門的纖夫可以雇用。
他們選擇稍大一些船只也有考察水路的意思,因為到搬家的時候,家眷和生活物資很多,需要載貨量大的船。當然也是為了使用火炮,太小的船是不敢架設火炮的。
有的讀者可能要問,這個年代有火炮嗎?答案是有,并且用于作戰(zhàn)的火器在宋代就有了,不同年代的炮也只是性能的好壞而已。
事實上明代是火器獲得較大發(fā)展的時代,比如此時朱元璋拉起來的隊伍就裝備了大量的火器,在此后掃平群雄奪天下和后來的北伐掃除元朝殘余勢力的戰(zhàn)爭中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明初的軍隊編制里,一個百戶就有銃手十名,占了百分之十。到了明成祖年代就有了神機營,它是專業(yè)的火器部隊,比歐洲軍隊使用火器還要早。比如明代的名將戚繼光的部隊里,使用火器的士兵竟然有一半。
明代的火器有從西方進口的也有自己制造的,說明此時的東西方技術、貿易交流還是很發(fā)達的。其中,佛朗機火炮是進口武器中的代表。而虎蹲炮則是國產武器中的佼佼者。
這時候歐洲人還沒有來到東方殖民,東西方的貿易主要是經過阿拉伯人之手,這其中就有火器的交流,東西方的造船技術也是通過阿拉伯人有交流。此時的泉州就有不少阿拉伯人定居。
。。。。。。
劉家現(xiàn)在有三門炮,是一種很小的火炮,它有個名字,就是上面說的“虎蹲炮”,這名字是形容炮的外形像一只老虎蹲在那里。
這種炮多是青銅鑄造的,因為鑄銅比鑄鐵更容易達到尺寸精度,同時青銅的韌性強度比鑄鐵好,這是受煉鋼技術低的限制,如果有好的冶煉技術,使用鑄鋼可以降低成本,并且性能更好。從中國制造火炮的歷史看,到了明代末年鋼鐵冶煉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能鑄造出性能更好的火炮,比如著名的紅衣大炮,也有叫紅夷大炮的。
虎蹲炮的口徑多在兩寸上下(66毫米),劉家的炮口徑小,只有一寸半(50毫米),是最小的炮。炮筒長度兩尺多(不足一米)。為增加強度,炮筒子外面加了幾道箍(5、6、7道箍)。炮架是一個帶兩只虎爪的支架,用鐵箍套在炮筒子的前端支撐起來獲得基本仰角。這種簡易炮架使得調整發(fā)射角度笨拙,也不能太精確。它的整體外形就更像是老虎蹲在那里,所以叫做虎蹲炮。
炮彈可以是鐵球或石頭雜物等均可,使用黑火藥,火繩點火發(fā)射。有效殺傷射程100到150米,古代衡量射程的長度單位是“步”,100米約折算為77步。性能很好的虎蹲炮的射程可以達到450步(合六百多米)。
古代的“步”是邁出兩足才算一步,合1。3米,邁出一足叫“跬”(讀音虧)。
虎蹲炮的優(yōu)點是比佛郎機炮輕便,比火銃威力大。它全炮重量一般都在50斤(25公斤)以下,馬馱人扛都可以。發(fā)射威力不如佛郎機炮,但是強于火銃幾十倍。發(fā)射時可以直射,也可以大仰角拋射,拋射的性能就類似于迫擊炮了。
上面所說的佛郎機炮就是這個年代的重型火炮,由“佛郎機”的名稱可知,這種炮多是來自于西方。
在古代把“法蘭西”翻譯成“佛郎機”,當時的中國人對西方了解很少,不管是葡萄牙、西班牙人統(tǒng)統(tǒng)都稱為佛郎機人。
另一方面,在中小木船上只能使用這種微小型的火炮,如果火炮口徑再大一些,其后坐力怕是中小木船吃不消,沒打到敵人自己的船先沉掉了。從虎蹲炮的威力看,實際上應該屬于特大號口徑的火銃,叫大炮很勉強。
這種火炮技術含量低,有錢就可以鑄造(銅很貴)。主要的限制來自于官府,統(tǒng)治者不會允許民間擁有火炮,現(xiàn)在的情況是戰(zhàn)亂時期,官府管不過來了,所以劉家才有炮。
。。。。。。
在船上劉詮對他二哥劉誠說:“二哥,找個地方還要打幾炮試一試,咱們的炮沒在船上用過,總要演練演練,真要是遇到事打不響可就是笑話了。”
“是啊,不比劃兩下怎么知道這大炮管用不管用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劉誠又搖頭晃腦的了,不過他們兄弟二人的決定還是對的。
現(xiàn)代人都知道,炮兵是技術性最強的兵種,文盲大老粗是干不了炮兵的。但是此時劉家的炮手完全沒有技術,更沒有基本的炮兵知識,連劉家兄弟都算上,他們完全不懂行。劉家的炮手是怎么選的呢?就是力氣大,能擺弄沉重的炮就行了。他們當然也進行過擦炮膛、裝火藥炮子和點火開炮的訓練,這些訓練都是極簡單的。做指揮官的劉詮都不懂,還能指望家丁有什么技術呢?
此時的正規(guī)軍里也裝備有各種火器,軍隊里當然有訓練的章程,可劉家的家丁不是軍隊,也沒有在軍隊里干過炮兵的人,所以就只能是這個水平了。
劉家的船走到一個僻靜之處,周圍除了山野林木沒有人煙也沒有耕地園林。看著周圍的曠野劉詮說:“二哥,這個地方看著沒有人,我看就在這里試一試吧?”
劉誠說:“我去問問船老大,他們更熟悉?!?/p>
得到船老大確認這里是沒有人家的荒山野林之后,兩條船就停下來。虎蹲炮已經架設在船頭了,劉詮和兩個操炮的家丁一起填裝火藥和炮子。一切準備就緒,劉詮抬眼向前方望去,大約七八十步(100多米)之外有一棵小樹,約兩丈多高(六七米),比較孤單,目標明顯。于是劉詮就把它定為靶子,讓家丁瞄準開炮。整個裝填瞄準的操炮過程還算熟練,看樣子還是有基本的訓練。
一個家丁用火繩點火,大家都雙手把耳朵捂上。一聲巨響!炮口噴出煙火,震的船晃動起來。頭一次看放炮的船工們本來覺得新鮮,爭著向前靠,想看個究竟。猛然間巨大的炮聲嚇了一跳,一個船工坐到了船板上,差點沒掉下船落水。
打出去的炮子是碎石碎鐵塊子,亂紛紛地掃向河岸,灌木草叢和砂石都被橫掃一片,煙塵曝起,目標方向除了煙霧什么都看不清了。劉家兄弟和家丁們都露出了笑容,炮的威力很大,他們心里都很高興。
可是待煙塵散去就傻眼了,那棵小樹樣子依舊,還立在那里,樹枝在風中飄動。這是打近了,炮子沒到達樹的那個位置。也就說明他們操炮的技術太差勁,完全沒有準頭。
正當劉詮與炮手商量如何校正,像再開一炮試試的時候,只見船老大心急火燎的跑過來說:“別打炮了,再打炮我的船就毀了!”
劉誠趕緊攔住船老大說:“你急什么?船壞了我劉家賠你,就算沒毛病,回去后你也仔細查看,我劉家給你修船?!?/p>
管家劉義也過來幫腔:“我說船老大,你也不想想,如果真的遇到了水匪山賊,沒這個炮能行嗎?別說是船,人命怕是也沒了。”
聽了這番話船老大稍安,可他還是不放心,硬是擠到船頭查看船板。他看到炮和炮架子都放在了沙袋子上,炮的后面更是堆了三個裝沙子的麻袋。開炮震動之下,炮位向后移動了一些,看看船板還好,外表看不出毛病。到此船老大才安靜下來。
未完待續(xù)。
——第7章完——